![《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》语文教案[此文共4453字]](https://img.hxli.com/upload/9616.jpg)
《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》语文教案
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,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。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》语文教案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学习目标:
1、感受与鉴赏:通过品读人物,激发学生想象的情感,了解梁任公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作者的评论与感受。
2、积累与整合:通过品味文章,引导学生掌握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,学会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。
3、应用与拓展:掌握运用外貌、动作、语言及侧面描写等方式刻画人物。
课时安排:一课时
学习过程:
一、知人论世。
梁启超,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、学者,字卓如,号任公,又号饮冰室主人。饮冰,形容十分惶恐焦灼。出自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,我其内热与?”是梁启超于戊戌政变逃亡日本后用的笔名,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。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“公车上书”,1898年参与“百日维新”。“戊戌变法”失败后逃亡日本。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。曾倡导文体改良的“诗界革命”和“小说界革命”。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,感情奔放。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,著述丰厚,合编为《饮冰室合集》。(字词落实及相关背景资料,请参照“状元桥”)
二、合作探究。
为一代大师试着评改文章,给他写评语,做旁注。可评点精彩描写 ……此处隐藏3932个字……描写,可给作者挑毛病,如语法错误?? 1、四人一组讨论交流,语法问题当时解决,题目、文章写法等问题可写在黑板上。
2、学生质疑解答:
⑴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(删“大约”); ⑵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(一次); ⑶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(删“约”); ⑷ 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(产生??兴趣)
这种现象在那时是无可厚非的,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,用字和语法并不规范。但现在同学们切不可犯这样的错误。
3、质疑用词写法:
⑴ “秃头顶”不是在丑化梁启超吗? ⑵ 引用《箜篌引》十六字有什么作用?
⑶ 写我二十多年后渡河,用意何在? ⑷ “热心肠”体现在哪里?
4、探究明确:
⑴ “秃头顶”如实描写,无损人物。“光芒四射”是赞美之词。
⑵ 十六个字二十多年后作者仍记忆犹新,凸现梁任公才华横溢。
⑶ 侧面烘托梁任公的才华。
⑷ “热心肠”属古今异义,本文指感情浓烈,照应第8段。
5、表演开场白: 为梁任公开场白作旁注时,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开场白,用普通话,配上动作、神态。
四、教师小结
本课重点品文品人。品文——本课同学们探讨了文章写法并且为精彩描写作了旁注。品人——作旁注时品味了梁启超的性格、品质,瞻仰了一代大师的风采。
五、拓展阅读
雅舍
梁实秋
六、布置作业:
梁任公的肖像描写很有特点,明确其身材——相貌——气质的写法,大家刚上高一,那就任选自己初识的某位新老师,对其刚出场时的情形进行特征性描写,200字左右。